编者按:十年奋进,波澜壮阔。走进新时代的这十年,是中国钢铁工业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转变最深刻的十年。十年来,中国钢铁产业体系一直在优化、兼并重组稳步推进、产品技术创新突破、绿色低碳深入推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一直在升级,迎来了从“钢铁大国”到“钢铁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光明网讯(记者 金英花)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过去十年,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钢铁工业存量调整与增量做优并举;产业体系调整加速推进;触摸着新发展格局的脉搏、勇攀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高峰、圆满完成“十二五”“十三五”规划任务,步入高水平发展的快车道,以非凡的钢铁答卷镌刻大国辉煌。
十年来,钢铁行业告别了粗放式发展的老路,逐步走上创新驱动、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绿色低碳、兼并重组的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新路径。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数据,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吨钢综合能耗由2012年的602.7 kgce/t下降至2021年的549.2 kgce/t,下降率达8.9%。
中国宝武率先垂范、带头引领,2021年粗钢产量达到1.19亿吨,连续两年居世界第一位,成为真正的钢铁“航母”。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示范引领、非公有制企业做大做强,国内前10家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占全国比重已由2016年的35.9%提升到 2021年的41.5%,钢铁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
钢铁行业不断强化两化融合基本的建设,整体自动化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中国工业领域两化融合的排头兵,为行业智能化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智能场景、智能车间、智能工厂等方面,钢铁行业布局了多个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新模式项目,持续聚焦智能装备、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技术的应用研究。与此同时,钢铁行业稳步推进流程结构调整,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积极地推进实施超低排放改造,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均取得显著成效。
钢铁行业积极践行“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去”成效显著,成为国际产能合作新亮点。国际产能合作的持续深入,明显提升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钢铁环保治理能力和综合竞争力,也为全球钢铁绿色低碳高水平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2013年9月12日,首钢石景山工业文化景区正式成为3A级旅游景区。(王京广 摄/光明图片)
2014年11月,由太钢集团自主研发的双相不锈钢钢筋在港珠澳大桥工程中的成功应用,打破了国外对该技术的垄断。(张轩瑜 摄/光明图片)
2015年12月22日,经历了半个多世纪,承载了许多人青春记忆的杭钢半山钢铁基地,钢花熄灭了,生产线上用完了最后一批坯料,流水线结束最后一道工序,机器设备也永久地停在了这一刻。(张之冰 摄/光明图片)
2016年11月24日,山钢集团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炼铁工程1号5100立方米高炉开始封顶。图为高炉封顶俯瞰。(白立新 摄/光明图片)
2017年5月29日,由中冶集团子企业中冶赛迪集团总承包建设的台塑越南河静钢厂1号高炉点火并顺利出铁,标志着中国首次特大型高炉核心技术、装备和项目管理整体出口的样板工程成功投产。图为高炉出铁现场。(吴治宏 摄/光明图片)
2018年4月23日,服役65年之久的马钢二铁总厂 9 号高炉正式关停。这是马钢积极做出响应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化解过剩产能,实现高水平发展的重要举措。图为一名职工手捧用 9 号高炉最后一个班次铁水浇铸的纪念牌,在生产现场留影。(张明伟 摄/光明图片)
2018年8月份,太钢研制出了“手撕钢”——不锈钢精密箔材,厚度仅有0.02 毫米,宽度达到600毫米。2020年9月8日,太钢又在箔材薄化上实现重大突破,更薄“手撕钢”面世,厚度仅0.015毫米。(王旭宏 摄/光明图片)
2019年11月8日,国内首家钢铁行业5G+智慧天车应用项目,在华菱湘钢五米宽厚板厂投用。据悉,该项目利用5G超低时延、超高速率的4K高清视频及PLC控制信号无线传输技术,能确保远程操控的天车进行精准的吊运和装卸作业。(周彪 摄/光明图片)
2020年9月7日,随着1号2922立方米高炉成功点火,河钢唐钢新区正式投产。至此,河钢人告别了临海不临港的历史,实现了拥有沿海钢铁项目的夙愿。(资料图片)
2020年9月4日,德龙钢铁有限公司通过了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的评审,成为中国第一家在生产且达到国家 4A 级旅游景区标准的钢厂。图为德龙钢铁金刚园一角(顾学超 摄/光明图片)
2021年8月20日,鞍钢重组本钢大会在辽宁省鞍山市召开。本次会议标志着鞍钢重组本钢真正开始启动。图为启动仪式现场。(顾学超 摄/光明图片)
2022年6月13日,中天钢铁集团(南通)有限公司钢铁智慧中心进行试运行。据悉,该中心总投入逾5亿元,规划总建筑面积为1.39万平方米,建筑高度为31米,共5层,并远离生产区域5公里以外,同步配套大规模集控系统、智能制造平台、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智能感知、视屏联动等,确保高炉、转炉等操作岗位实现高集成度远程控制和安全生产,助力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每年2000吨钢/(人·年)。(谢沁融 摄/光明图片)